专家热议:Hypervisor的未来将会如何?(1)
当前,既有商业类Hypervisor(管理程序,一种比操作系统拥有更高硬件管控权限的作业软件),也有开源的Hypervisor工具,而且开源工具进入市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,再加上市场的迅速变化,这一切使得Hypervisor的世界变得异常复杂。
为把握最新的发展,《Network World》主编John Dix特意举办了一次专家研讨会,以探讨Hypervisor当前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。与会的专家包括长期以来一直在跟踪虚拟化发展的IDC分析师Al Gillen、SUSE解决方案营销总监Kerry Kim,以及IBM公司Linux及开放虚拟化战略项目主管Adam Jollans。

Dix:首先,我们从基本问题开始讨论。目前,各个Hypervisor阵营之间存在哪些关键的区别?
Kim:商业Hypervisor与开源Hypervisor之间的一大区别是,我们发现开源技术在创新方面进展更快,开源Hypervisor具备更多的辅助模块,以及更多的服务和支持选项,而这与开源软件开放式开发模式是密不可分的。
Gillen:我非常同意开源解决方案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发展,有很多的创新,并且将在某些细分市场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坦率地说,企业用户通常不会去自己下载开源代码,而是会找SUSE或红帽等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,去购买有支持服务的商业产品。这并不是因为企业用户不喜欢创新,而是因为它们根本不可能遇到创新就立即加以接纳。
技术论点:开源软件vs. 私有软件
Jollans:在这一市场中,2005年曾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,即英特尔和AMD都开始在各自的x86处理器中增加对虚拟化的硬件支持。在此之前,在x86架构上开展虚拟化事其实是相当困难的。有了硬件支持后,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,而且为市场中出现更多的Hypervisor创造了机会,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Dix:有哪些因素会促使用户选用私有Hypervisor,而非某种开源工具?
Gillen:推动客户做出选择的原因有很多,而且并不是用最好的技术就能赢得客户。在许多情况下,客户会因为拥有多种平台,而去选择适用于所有平台的通用产品。也就是说,利用一种基础设施来支持所有即将虚拟化的服务器。
在其它一些情况下,客户会根据Hypervisor与其所用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来做出决定,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选择同一家厂商的产品,保持软件产品来源的单一性。在某些情况下,您会发现客户会根据其更长期的云计算计划来做决定。因此,最根本的决策因素会包括基础设施的类型、客户的背景、客户过往的经验,以及客户未来的路线图。
Dix:是否可以认为,大型企业最终都会选用多种Hypervisor呢?
Gillen: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出现。总体而言,客户并不希望选用三或四种Hypervisor,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的Hypervisor已经超过一种。许多客户最初都选择了VMware,因为它的入市时间最早,但这些客户现在都在增购新的Hypervisor,因为有些负载更适合这些新的Hypervisor。在其它一些案例中,客户也在研究从一种Hypervisor迁移到其它产品的可能性,因此他们纷纷开始测试和部署另外一种Hypervisor,并且取得了一些经验。通常情况下,我认为如果不是出于绝对的必要,客户还是不希望在Hypervisor方面存在任何多样性。
Kim:我赞同Al的许多观点,但对于有些客户来说,管理层对有些特性会提出需求,因此必然会左右选择的过程。除此之外,我们发现客户会根据自己对风险的承受力来选择Hypervisor。而有些客户则不愿意将自己绑定在特定厂商身上,因此也会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。当然,多数情况下客户会根据产品的价格或价值来做出选择,即他们认为是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的产品。例如,无限制授权对有些客户特别有吸引力,这样他们将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任意数量的虚拟机。
Gillen:我认为,大家应当明确的是,因为Hypervisor而被厂商绑定的现象并不严重。的确,Hypervisor会成为绑定的一部分,但是,如果您的Hypervisor正在运行,而在其上运行着虚拟机,多数情况下您可以很轻松地将这些虚拟机迁移到其它的Hypervisor上。
JOLLANS:我认为我们将会看到一场变革,管理多种Hypervisor的能力将演变为通过单个控制台管理整个虚拟机产品组合的能力。因此,无论您管理的是VMware,还是Xen或KVM,您都会希望全盘查看企业中所有的虚拟机。